大学生校园媒体大赛始办于2018年★★★,旨在培养未来媒体的担当者和创新者,激励年轻学子投身传媒变革大潮★★★,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第四届大学生校园媒体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135所大学的约1200件学生作品,最终评选出深度报道、评论、摄影、数据新闻与数字创意、音频、视频★、校园报道、系列报道八类奖项★★,共96件获奖作品。
经过专业评审的考核遴选★★,新视点记者王馨苇利来老牌游戏平台、陈怡莹利来老牌游戏平台、刘祎涵、吴洋洋★★★、刁乐瑶★★★、黄正良的新闻作品荣获深度报道类二等奖,新视点记者曾茜★、刁乐瑶、覃睿姝、龚煜煊、李瑾钰的新闻作品荣获深度报道类三等奖★★,新视点记者陈怡莹、瞿王烨的新闻作品荣获摄影类二等奖,新视点记者姚汶含、瞿王烨★★、刁乐瑶、陈蕊蕊、李佳昳★★、曾溦的新闻作品荣获校园报道类优秀作品奖(该组别不设等级奖)。
另一篇深度报道作品《穿上假肢以后:阵痛★★★、落差与重塑》讲述假肢使用者们选择假肢并与之长期磨合的故事。假肢难以达到使用者的心理预期,佩戴假肢引起异样目光……新视点的记者们借由点滴日常,折射出假肢使用者的需求不被正视的现实,以及背后潜藏的社会观念★。
“我们微笑★,并依旧保持希望★★★。★”自1999年创办以来★,武大新视点始终坚持严肃新闻写作,以深度报道为主★★,提供前沿的观点和理性的思考★。未来,新视点人将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准则,怀揣热情与理想信念,呈现社会现象,传达新锐思想,努力创作出更多优质★★★、严谨、有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
校园报道类作品《用21天洒落微光★★:短期支教难愈的乡村教育之困》讲述在短期支教期间,武大春晖社团支教团队逐步认识到家校物质条件匮乏和传统观念束缚导致的乡村教育困境★。该报道揭示了乡村教育深层次的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等问题★★★,探讨了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困境与意义。
摄影类作品《我向东湖“飞跃”,无惧亦无畏》介绍了独属于武汉的运动文化——“跳东湖”。记者的镜头聚焦跳水者的自信笑容★★★、多种腾空的跳水姿态、围观者欢呼喝彩的热闹场景等,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和湖面上的波光一同跃动的生命力★。
此次获奖的深度报道作品《那些被火与爱亲吻的女孩》关注到经历过严重烧伤的女性群体,走进了她们顽强对抗伤痛、在爱意的支撑下回归正常生活的故事。报道用深刻细腻的笔触传达出坚韧顽强的生命力量,表现了真挚的情感,令人动容。
颁奖典礼现场★,新视点记者瞿王烨作为本次大赛的获奖代表登台致辞★★★,分享了自己在“武大新视点”担任学生记者的经历。校园媒体活动交流环节,新视点记者曾茜★★★、陈怡莹、瞿王烨以★“如何在交流与创作中找寻新闻的‘意义★★’”为题进行分享。
(从左至右依次为21级副编曾茜、21级副编陈怡莹★★★、22级图片故事版责编瞿王烨)
2024年10月26日下午★★,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大学生校园媒体大赛颁奖典礼在南京大学举行利来老牌游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