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市场潜力展望:碳核算软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当前市值达12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激增至6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AI技术在数据处理和系统集成方面的应用,以及数字化供应链的发展,将推动碳核算软件市场持续增长。不同类型的软件将服务于不同客户群体,垂直领域软件专注特定行业,第一代软件凭借资源优势持续创新,面向中小企业的软件则可能融入更综合的ESG报告软件。
在全球努力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背景下★★,企业气候问责愈发关键。本报告由GP Bullhound发布★,聚焦碳核算软件行业★,分析其在企业气候问责中的重要性、核算流程★★★、软件发展现状★、自动化挑战及市场潜力。
1. 企业气候问责的商业必要性★★:企业迈向气候问责的首要步骤是明确自身活动的碳足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通过精准计算和透明报告,企业能更好地满足监管要求★★★,回应利益相关者的期待。欧盟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和美国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FCFD)的讨论,都加大了企业气候报告的监管压力。尽管需求强烈★★★,但2022年仅有10%的企业能全面测量排放足迹★★★,这凸显出企业急需可靠★、易用的碳核算软件。
4★★★. 自动化的关键作用与挑战★★:自动化对推动碳核算软件普及意义重大★★。具备更自动化排放测量解决方案的组织,全面测量排放的可能性是其他组织的2.2倍★,减排可能性是1.9倍。然而,活动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自动化面临诸多障碍★,如获取供应商数据困难、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繁琐★、行业标准不统一等。要实现自动化,需借助AI技术处理数据★、提升API和数据集成能力,并推动供应链数字化。
2★★. 碳核算流程:碳核算流程包含活动映射、数据收集与处理、计算、结果和报告行动五个阶段,且各阶段紧密相连,形成动态循环。但目前,从活动映射时确定企业活动及数据来源★,到数据收集与处理时应对非标准化、非数字化数据格式,都面临诸多难题★,这些环节不仅复杂,还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这也促使许多企业依赖可持续发展顾问和传统碳核算服务提供商★。
3. 碳核算软件发展状况:随着ESG关注度提升,碳核算软件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筹集约4亿美元和9★.7亿美元资金。基于云平台、运用机器学习和AI技术的软件★★,使碳核算更便捷★★★、合规★。不过,用户仍需投入大量时间进行活动映射和数据输入★,软件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人工服务。